同步课堂官网

基础教育 | 为学生作业减负的“十条要求”

2021-06-30 2544


学生的知识学习与能力形成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知识转化成能力需要一定的应用实践,而作业则承担起了促进知识转化与学科素养形成的功能,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作业减负不仅仅是减少作业量,还需要从作业设计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入手,同时要引入适切的信息技术促进作业诊断、批改反馈与学情分析,以切实推进作业育人功能,提升教学效率。


为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切实扭转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问题,发挥好作业的育人功能。



《通知》中明确提出“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并主要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科学认识与把握作业育人功能

为了切实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通知》指出:

一是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尽量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时间管理能力。

二是认真批改讲评作业。教师对布置的学生作业要全批全改,加强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同时提出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三是创新作业类型方式。学校要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充分体现“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是注重学情数据反馈。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鼓励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作业分析诊断。


严控书面作业总量

针对作业数量过多的、学生压力过大的问题,《通知》中提出:学校要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但是在校内可以安排适当的巩固练习;三至六年级的每天作业总量控制在60分钟以内,在校内“基本完成”;初中作业控制在90分钟以内,在校内“大部分”完成。

同时严禁校外培训作业,坚决防止校外培训机构给中小学生留作业,切实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作业设计是非常核心的问题,作业设计需要注重基础性、针对性和发展性。

一是要体现基础性。确保作业难度不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校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

二是提高针对性。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

三是注重发展性。鼓励教师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健全作业管理机制

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作业管理纳入县域义务教育和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导学校完善作业管理细则。督导部门要将作业管理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督导检查和责任督学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同时要求学校要把作业研究作为校本教研的重点,要把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情况纳入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实绩的考核评价。



国家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学生作业管理问题。201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要“完善作业考试辅导”,对作业管理、设计、批改、辅导等环节提出明确要求。2020 年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暨教学工作会议和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同时,许多省市专门出台了加强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不断探索强化和细化作业管理的最好实践。

《通知》的出台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培养,体现了教学改革的方向,不仅需要教师不断的提升作业设计与作业反馈教学的效率,还需要学校要加强校本教研,深化以作业研究为突破口的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向课堂要质量,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借助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鼓励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作业分析诊断,通过智能化作业应用精准分析学情,并以学情数据反馈指导课堂教学,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青鹿智慧作业促进学情数据全量采集


智慧作业的应用能够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全过程数据收集与分析。学生在课后使用智能笔完成作业书写,在支持学生原有书写习惯的基础上,能够无感知、实时的将答题结果传输给教师,教师可以在自己的电脑或手机上进行作业查看与批阅,及时形成数据反馈与生成数据报告,以智能化方式提高批改效率,知识点匹配促进学生精准学习。



针对学生课后作业批改,教师使用智能笔还可将试题批改配合讲解语音录制成微课视频,推动给学生进行巩固辅导,可以极大减轻教师的试题讲解压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基于智能笔的应用,学生还可按需获取个性化作业,开展针对性练习,促进不同水平学生的全面提升